如何在大風天氣下調漂和觀察漂相的技巧
來源:釣魚123 作者:馬松錄 發表時間:2015-09-19 15:10:18766
立標以其靈敏度高的優勢,頗受野釣者喜愛,但其過于輕盈,垂釣風浪環境時調標和觀標都有難度。筆者釣風浪環境時通常有兩種調釣方法:
1.將浮標上調,使其一小半在水中,一大半在水面上斜著,任其在風浪中擺動,魚吃鉤時,浮標突然平躺或直立起來便是提竿良機。
2.在浮標和鉛墜的比重上做文章,將其調為接近1:1,也可將浮標的浮力調至略大于鉤墜,使鉤背剛觸底即可。如此搭配釣組,墜雖然偏重,但浮標的反應還是比較靈敏的。施釣時,釣者可視風浪的大小適當調高立標的目數,以水上留4-5目為宜,魚咬鉤時立標的信號大多是黑標。以上兩種調標方法表現形式不同,但目的都是一樣的,即魚咬鉤時浮標一定要及時反應信號。
在風浪中垂釣,如果釣組調得太靈敏,浮標就很難定位,而且不等鉤餌落底,就被風吹得偏離了釣位;如果釣組調得太鈍,標相又很難看清,會錯過許多上魚的機會。所以,釣風浪環境,釣組的調配一定要把握好度,既不能太靈,也不能太鈍,要達到動靜結合的效果。所謂“動”,是指魚在咬鉤時標相要明顯;“靜”則是指釣組投入釣點后能夠迅速定位,以便于每次都能拋投至有效的區域內,使窩子里的魚能夠很快捕捉到目標。
在風浪環境中垂釣,讀錯標相是難免的,如何減少提空竿的次數,要先看浮標在風浪中的動作。當浪起時,水面上升,浮標露出的目數會減少,好像往下一沉;風浪過后,水面降低,浮標露出水面的目數會增多,很像向上一送。這樣一沉一送,極像魚兒在水下吃餌送標的動作,但提竿多為空竿,我們常被這種假象所蒙騙。
那么,如何判斷水下有魚吃餌送鉤呢?風浪的起伏是有一定規律的,受其影響,浮標的動作也是有規律的,一旦某一瞬間,這一規律被打破了——風浪來了它不沉,風浪過去它不送;或者風浪來了,它沉的幅度大,風浪過去,它送的幅度大。如果出現這些現象,肯定是外力在水下起作用引起的,即魚在咬鉤送標。釣者只要抓住這個時機揚竿,就能釣到魚。
頓啦!
我聽別人說調三釣三最靈
半水調漂,用增減鉛皮的方法使浮漂的視標露出水面4目。最低下的魚鉤掛上橡皮使整個浮漂沒入水中,然后向上調整浮漂直至視標露出水面2目。問題是我掛上蚯蚓后在拋下去就成了4目甚至更高目數怎么回事?該怎么應對???
我是在鉛皮坐上多掛鉛皮,扔水里肯定是鉛皮座觸底。然后向上擼浮漂,直到浮漂露出水面四目,然后在向下擼浮漂,(就是子線的長度)。這時候扔水里浮漂看不見,然后一點一點剪去鉛皮,直到露出四目。我這樣的調漂方法正確嗎。
釣魚時調2吊3對嗎,調漂那種方法好?